第(2/3)页 两人嘻嘻哈哈的摸了一会鱼,就下班了。张娇娇难得的没有要加班,时间一过就拿起自己的包包头也不回的打卡走人。到了小广场后才六点多。 夜宵摊一般要等到八点半左右才会出摊,但因为它的存在,这个小广场已经变成了随城市的一大网红宵夜地点。除了已经有的豆腐摊、串串摊,还新开了一个烧烤摊,一个手工酸奶摊,另外还有卖花的、贴膜的、卖小杂货的。这会儿即使才六点,人就已经不少了。 张娇娇叫了一份串串,一边先给自己填点肚子一边等着章静来。看着这人来人往的景象,忽然觉得与有荣焉——她可以说是从头到尾见证了这个地方从寂寥到热闹的整个过程,而且这其中还有自己贡献的一份力量! 章静八点左右到的,不过她决定先不吃东西了。 “我要把我的肚子留给新品!”她握拳道。 张娇娇一听,看着自己手中的串串,忽然就觉得不香了。 杜望和小幽过来整理东西准备开摊的时候,小广场上已经有大概百来个人在等待了。 “上次有人建议我们,直接搞个取号系统。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。”小幽想了想:“或者是,像我之前看过的一个纪录片,时间一到,店门一开,大家都冲进来,就和赛跑一样,应该也很热闹。” 杜望想了想那个情形:“……那还是像现在一样叫号吧。” “杜小哥快写新品!”有食客迫不及待的喊道,比杜望还急。 很多老食客基本上都知 道了叶夭几人的名字。叶夭还好,一直戴着口罩,有时候还戴着帽子,只有几张隐隐约约的露脸照在微博流传。但杜望和小幽却不同,已经从现实红到了网络,还有了各自的粉丝团。叶夭一直笑他们只差没有个站了,等有了个站候就可以直接出道了。 杜望笑起来:“不要急嘛,新品又不会跑。” 他拿出小黑板,在上面开始写上新品,一群人在旁边盯着,要是撒个花鼓个掌什么的就简直像是来到了某个庄重的揭牌仪式。 张娇娇排在了第一,跟着他的动作念出来: “八月新品:野生牛肝菌炒饭,98元/份;黄油煎松茸,888/份(仅预定)。” 她和章静对看一眼,异口同声的道:“老板,我们都要一份牛肝菌炒饭。” 杜望和小幽记下来,然后给她们一个号码牌。他们在休摊前一个礼拜开始尝试这种人工叫号,总共一百个号,从开摊前十几分钟开始按照排队的顺序来发放,食客们拿了号码牌就顺便把要吃的给点了。等叶夭过来后,就可以直接按照他们记下的点菜单来做,这样既保证了更快的流转效率,也让人群不再拥堵在料理车前——食客们完全可以领到号码牌就在小广场附近溜达溜达,等叫到自己的号牌后直接过来取餐,方便很多。 于是,叶夭来了后,发现今天准备的五十份牛肝菌炒饭就已经售罄了。 还有食客向她抱怨:“老板,你能不能新品多准备一点?是瞧不起我们的钱包吗?就算是你来个两三百份,也完全卖得完嘛!” 她被这个形容逗得笑起来:“哪敢看不起你们的钱包啊!主要是人手不够了。” 杜望之前一直在苦练炒粉,现在这一项完全可以独立的归于他,还可以帮忙盯一下小龙虾。而叶夭将两份或三份炒饭一起做,也节省了不少时间。整个夜宵摊的工作量刚刚好饱和,不算太轻松也但也不会太累。 “继续找人嘛。”排了一号的张娇娇和章静没有离开,而是守在了摊子前,听到叶夭的话后眼睛一亮:“按照杜小哥和小幽的标准来找就好。” 夜宵摊天团,冲鸭! 叶夭:……她开的是夜宵摊,又不是娱乐经纪公司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