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投身学海-《我的青春谁经过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经济法才刚下课,一堆人边趴桌边议论。
    “哎,太累了!”
    “陈丹妮,连你这个战斗机都无精打采,晚上都干什么去了?”
    “去图书馆柏拉图了。”
    “精神交流用得着有气无力吗?”
    一群人起哄,“丹妮,坦白从宽。”
    “你说我和书本谈场轰轰烈烈的爱情,有什么值得起哄的?”
    “就这呀,谁还不是呢。”
    “我也以为林凯的话有内含。”
    “看来大家都被分组折磨得要死要活了吧?”
    “你看林凯得意的样子。”
    “他命好分到和叶诗懿一组。”
    “小叶同学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劳模啊。”
    “没男朋友的人可不是劳模吗?”
    “谁说她没有的?”
    “好像本科的时候看见过几次。”
    “是我们学校的吗?”
    “哪个系的?”
    “你们好无聊,当小叶不存在呀。”
    “小叶,你直接满足他们的猜测得了。”
    “黄思思好像说得你不想知道似的。”
    “我没有男朋友,你们别瞎猜。”
    “嘿,我就说吧,快叫我范神,我就说成天呆图书馆的人哪来的机会认识师兄啊?”
    “也不一定是师兄呀。”
    “就是的,也可能是同级。”
    “也有可能是师弟。”
    “范神,图书馆里也有勤奋的师兄、同窗和师弟的好吗。我看你不应该叫范神,叫范病得了。”
    “林凯,你要是勤快点小叶不至于成天泡图书馆吧?”
    “我和她一起的好吗,不然怎么知道她的一举一动。”
    “那可真是男女搭配,干活不累。”
    “收起你们羡慕的眼光吧,我们俩分到的题信息量最多。”
    “书山有路勤为径嘛。”
    “我看小叶和林凯的书真是要堆成山了。”
    “小叶在书的这头,林凯在书的那头,觉不觉得富有诗意啊。”
    “你们少调侃我们,我们已经是日以继夜的拼了。”
    “才研一就够呛啊。”
    “哎,你们说是不是黄博在外面接私活了呀?”
    “不会吧,黄博在学校还是有很高的学术名气的,立项申报弄个项目应该会批的吧。”
    “那可说不准,立项申报是导师们的权力,但是批不批又不是学校说了算,最后还是得教育部门批准的。”
    “让我们分成几组做数据,像不像已经拿到项目了?”
    “那就祈祷每个月有工资发吧。”
    “祁东林,你真是天真了。”
    “来,海波兄,说说你的高见。”
    “问问我们的师兄师姐们,他们的血泪史告诉我们这三年几乎都是被压榨的,连打工都不算,我们在黄博眼里就是免费一群劳动力呀。”
    “我也听说好些导师都是在外面私接项目,然后拿到项目资金了就让学生干活,不干毕业论文就挑刺儿,答辩不让过。”
    “嗯,我也听说了,因为导师分配的活儿多,学生都没时间去上课,有些导师会和任课老师打个招呼,让考试的时候放水过。”
    “有些可能也不完全是接私活吧,课题研究成果也是作为老师晋升的标准之一呀。”
    “学生干得累死累活的,有良心的每月还能给发个一两千吧,没良心的真是毛都没有啊。”
    “最让人无奈的不是论文全是学生代笔,导师署自己的名吗?”
    “李志明同学,你就想开些吧,能让你顺利毕业就是你的福份了。”
    “那就是个过程,谁想读博的,完了留校给大家伙儿做个表率,证明自己就是那个有良知的导师。”
    “相当导师?毕业还得熬十年吧,发表论文,评职称才有机会招生呀。”
    “申请硕导和博导的要求很高吗?”
    “以他们留校的资历不需要考虑学校的要求吧,应该是他们对自己学术的追求以及是否能授业解惑传道有要求吧。”
    “小叶总结的精辟。”
    “能留校的讲师谁不是经过五到八年才立地成佛呢。”
    “博士毕业怎么也得二十七八了,如果不顺利就得三十了,再历经五到八年去晋升,哎,何必呢。”
    “想想自己的本科同学都已经攒了五六年的工作经验了,读博留校或者去别的高校,是不是有点儿不值得啊?”
    “值不值得看自己的价值观吧,如果有其他学校引进的高学历人才除了解决户口问题,连带家属工作问题都一并解决了,再就是学校和市里有一笔人才引进费用,少说也得有五十万吧,除了安家费还送一套房,我的天,这可是这就是典型的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吧。”
    “范神,你是不是想得有点多。”
    “范神这话说的不过分,确实一些二本院校会有这样引进人才的机制。”
    “谁不想留到985、211呢。”
    “这就是看命吧。”
    “大家伙儿都打算留南京吗?”
    “哎,待着试试。”
    “咱班可能就思思、丹妮和海波本科不在南京读的吧,其余的到毕业都在南京待七年了,相当于第二故乡了呀。”
    “还行吧,小叶、林凯、范神你们几个好像本科就是本校的,对这所学校还是很留恋的吧。”
    “嘿,留恋没用,要想留本校除非读博,或者国外知名高校镀层金回来才有可能。”
    “你们没有读博的意思?”
    “能硕士顺利毕业再说吧,目前没这个意愿。”
    “哎,早知道去国外读研就好了,一般一到两年毕业。”
    “陈恒,你也得有那个费用才敢想出国的事儿吧。”
    “我觉得黄博还好吧。”
    “笑着杀人啊!!!”
    “黄海波,你夸张了啊。”
    “不过海波说的也是有可能的,我同学已经在上学期被奴役到暴瘦二十斤了。”
    “魏莉莉,你说得是不是夸张了。”
    “骗你干嘛,非典我们过年没聚会,偶然在超市碰到我都惊着了。后来聊了两小时才走呢。”
    “你同学哪个学校的?”
    “nlg的。”
    “我们该说他学校垃圾还是导师垃圾呢。”
    “其实大家可以换种思维方式,如果我们可以帮导师打下手,既可以提升我们的实操能力,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经验,搞不好还能从中发现论文的题目,想想也是件好事儿啊。”
    “只能这么想了。”
    “起码分组以来,我们都觉得条理更清晰了,做分析也很快。”
    “其实我觉得黄博就很不错呀,可惜师父呢就…………”
    “思思,我怎么觉得你话里有话呢。”
    “嘿,她那意思就是师父配不上咱们黄博。”
    “好像是大黄博十岁吧。”
    “但是师父才华横溢呀。”
    “博导啊,好像是教基因学的。”
    “没办法,师父就是强悍。”
    “两口子都是学者,基因强大,他儿子也是我们的师兄啊,地动的。”
    “我也觉得黄博就很不错,经常叫我们上她家吃饭。”
    “你看她家的装修,不便宜呀。”
    “硕导配博导,这个装修算低调了。”
    “确实啊。”
    “书中自有黄金屋啊。”
    “肖静,能不能改改你这爱吟诗的毛病?”
    “林凯,你什么时候发财了我就不说了。”
    “嘿,那你现在就可以闭嘴了。”
    “怎么的,还真发财了?”
    “我买了彩票,中了两万块。”
    “真的啊?”
    “假的,我妈今天给我汇了2000块,让我好好活下去。”
    “哟,什么大日子呀,你妈能给你这么多钱。”
    “暑假我想找个工作,学校不能住,打算找人合租两个月。”
    “两个月太短了,估计是找不到了吧。”
    “你脸皮厚,应该蹭办公室的,这连房租都省了。”
    “哎,我也是烦透了租房。”
    “我说你就赶紧找个南京妹子倒插门得了。”
    “哎哟,大家听听,小叶同学要么不说话,一说出来的话就是有建设性的呀。”
    “范神,你说话能不夹枪带棒的吗,大城市不就是这样的吗。”
    “小叶说的也是大实话,南京房价还算好的了,胡成他们几个在上海上班,一年搬两次家都算是好的了。”
    “昨天我还和他聊着,他说家里给凑个首付,在单位附近买个二手房都得一百多万了,才只有七十平。”
    “他是有得靠呀,算是幸运的了。”
    “真的靠自己奋斗在大城市里买房,不得吃十年咸菜干吗?”
    “哎,工资永远也赶不上房价涨得快呀。”
    诗懿心里想着昨天黄博说的话,再看看今天同学们的一通牢骚,顿时觉得这个去留问题特别烦人。
    下课了,诗懿还在想到底吃什么,突然后背被拍了一下,多么熟悉的一拍,让诗懿的心突然又难受起来。
    “小叶。”
    “范神,你怎么在背后拍人啊?吓我一跳呢。”
    “连叫你八百声了,你真没听见吗?”
    诗懿吐口气,“哦,我可能在想中午吃什么,先声明,我真没听见。”
    范诚笑笑,“没事儿,我就想问问你下午去图书馆吗?”
    “去吧。”
    “那我跟你一起。”
    “我们又不是一个组的。”
    “我有些数据想先看看你的我再推导。”
    “嘿,你问过林凯了吗?你想走捷径啊。”
    “不是,我就想看看我的数据推导是不是成立的。”
    “随便吧。”
    “你去吃饭?”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“那一起吧。”
    “想吃什么?”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,看着吃吧。”
    “我请客,你怎么能看着吃呢?”
    “不用,不用,我看着吃就行。”
    “很少看见你和其他同学一起吃饭。”
    “也是有的,只是我要去图书馆,有时就买个馒头或者包子就带走吃。”
    “午饭也带?”
    “忙的时候带。”
    “你怎么会那么忙呢?”
    “我周末在培教中心上课,教初中的数学。”
    “我说呢。”
    “你得多吃呀,注意身体,当老师是个特别费体力和精力的事儿啊。”
    “我也觉得,加上我责任心比加强,学生细小的问题只要我能发现的,肯定及时指出。”
    “不过我个人觉得没啥用吧。”
    “确实,他们的上课习惯确实没有在小学养好,到了初中基础不牢造成只要有一节课没听懂,后面的知识点就断断续续的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链,如果勉强升到高中,弊端就更加明显了,所以只能是讲基础,重基础,其他的我也无能为力了。”
    “嘿嘿,再好的老师碰到生源差的学生都得翻船。”
    “哎,我唯有尽力了。”
    “吃个烧鸡加鱼香肉丝怎么样?”
    “你也爱吃这两个菜?”
    “还行吧,我再买个酸甜排骨和青菜,我们可以混着吃点。”
    “我去,范神,你还没有女朋友吧。”
    “嗯,怎么了。”
    “就你抠成这样,这就是命,你该。”
    “不是,小叶,我买了然后咱俩分别匀一下,什么菜都尝尝,不浪费嘛,关键是你也吃不了多少。”
    “唉,行吧。”
    刚把菜分好,一个熟悉的声音,“老幺!”
    诗懿一扭头,“汤二姐。”
    “好多天没在食堂碰到你了,任务还没做完吗?”
    “差不多吧,大姐呢?”
    “她说困了,不饿,回宿舍睡觉了。”
    “你要是没约人一起坐呗。”
    “我看你们聊着,不方便我坐边上也行。”
    诗懿笑笑,“能有什么不方便的,介绍一下,范诚,我财管班的同班同学。”
    “嗨,他们都叫我范神。”
    “这是我本科班的同班同寝的同学,汤慧。”
    “见过见过。”
    “汤同学,你只吃青菜吗?要不我给你买个排骨吧,今天的酸甜排骨不错。”
    “不用不用,我减肥,谢谢了。”
    “你这么高还那么瘦,用不着吧,你等着,我给你加个肉菜。”
    “那就谢谢了。”
    看着范神的背影,汤慧窃喜,“老幺,这个好像是我的菜哟。”
    “他好抠门,请我吃饭买几个肉菜和我匀着吃,这样的你也要?”
    “这足以证明他不追你。”
    “你这个思维逻辑和细节观察倒是满分。”
    “你不觉得他穿的白衬衣有点像老挂。”
    “没觉得呀,但是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他也喜欢穿白色系吧。”
    “这么抠还没女朋友吧。”
    “没有,我刚问了。”
    “我们这么心有灵犀?”
    “请我吃饭居然匀菜,我刚还在咒他找不着女朋友而已。”
    汤慧哈哈大笑,“收回你的诅咒,姐请你吃大餐。”
    诗懿心领神会,“怎么,我帮你搭个鹊桥怎么样?”
    “晚上想吃什么,姐请你。”
    诗懿只笑不语。
    “酸甜排骨最后一份让我插队买了。”
    “范神,你可以呀,这么贵的菜你都舍得请。”
    “小叶,这个面子我还是要的,好吧。”
    “范同学,要不我匀一些给你吧,太多我也吃不了,该浪费了。”
    “不用,你匀给小叶。”
    “不用,我吃不了太多肉,范神你吃吧,不然真的该浪费了。”
    “啊,那我就吃了啊。”
    “吃吧,都是同学,别客气。”
    “汤同学,你读那个专业?”
    “金融。”
    “金融财务不分家。”
    “差不多吧。”
    “你跟哪个导师?”
    “赵云老师。”
    “赵博我知道,出了名的严。”
    “是的,我都觉得不努力,可能会毕不了业。”
    “怎么会呢,下午去图书馆吗?”
    “我下午有两节课,晚上肯定是去的。”
    “我和小叶下午去,不过我们任务重,估计得待到晚上,我下午帮你占好座,你晚上就不用着急了。”
    “那真是谢谢了,那我怎么联系你呢?”
    “你手机号码多少。”
    “136xxxxx443。”
    “我打过去。”
    “嗯,响了,我存下你的号码。”
    “再给我个q号呗。”
    “可以的,我发给你。”
    诗懿笑笑,“要不你们聊,我坐边上。”
    范神好像突然意识到什么,“小叶,你这是干什么呢,一会儿汤同学该不好意了,我加个qq,想着金融财务是一家,万一以后的论文有什么火花碰撞还能互相参考参考。”
    诗懿也突然发现了范神的可爱,“我没什么意思,就觉得你特别热情,爱帮忙,我收回刚才你找不到女朋友的话,你的善良很快会让你得到幸福的。”
    “嘿嘿,小叶,让你夸得我晚上不请你吃顿大餐怕是对不起你这吉言了。”
    “范同学,大餐能不能等明天,见者有份。”
    “可以呀,你们想吃什么,我请。”
    “就在食堂吃得了,最近太忙。”
    “汤同学,赵博布置的任务也重吗?”
    “还好吧,只是我周末要去培教中心上课。”
    “和小叶一个培教中心吗?”
    “是呀,我们还有一个同班同寝的同学,我们三个人大二暑假一起去应聘的,就一直干到现在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